星期一, 10月 24, 2005

世界大賽第二場文章翻譯及感想

今天在Hardball Times看到一篇名為Playing in the Rain 的文章,裡面提到這場白襪後來居上以7比6打敗太空人的比賽中,又再一次有著爭議性判決,以及太空人總教練Phil Garner幾次有問題的戰術與調度。

首先,第五局2比2平手情況下,太空人首位打者率先擊出二壘安打後,Garner一開始要下棒打者Adam Everett作觸擊戰術,但是在第一次點出界外後,又忽然要Everett作自由揮擊,就數據上來說,.246/.290/.364應該是相當適合作推進戰術的人選,結果在這個改變戰術下,Everett被三振出局。但是,這場比賽中Garner雖然有許多令人感到疑問的調度,卻往往沒有造成更嚴重的傷害,下棒打者Biggio擊出內野滾地球出局,接連Taveras 和 Berkman的兩支安打讓太空人攻下超前的兩分,以4比2領先白襪。

第七局Dan Wheeler領著兩分領先優勢接替Andy Pettitte上場投球,在被擊出一支二壘安打和送出一個保送後,面對Jermaine Dye在2好3壞下投出一個近身的快速球,主審裁判作出一個相當糟糕的判決,認定這是個觸身球。但是不只從重播畫面中明顯的這球是打在球棒上,從Dye的反應也看的出來這不是個觸身球。一個選手假如被大聯盟投手的快速球打在手臂或是手肘上,絕對會有一些動作顯示出他的痛楚,但是在這個play上完全看不到這樣的動作,而且賽後Dye也承認這球是打在他的棒子上。因此戰局變得對白襪極為有利,取代2好3壞2出局、2人在壘的局面是滿壘並且輪到第四棒Paul Konerko。這時Garner把Wheeler換下,把Chad Qualls緊急調上場,這完全是個靠直覺的調度。筆者提到,雖然Qualls在季後賽表現的相當好,但是兩出局滿壘,輪到對方的第四棒,這是整場比賽最重要的時刻,為什麼不把終結者Brad Lidge換上來?或許有人認為這樣非傳統的調度可能會引來眾人的譏笑,但是就數據上來看,Lidge被打擊率只有0.233,並且三振對手的機率高達35%。Lidge 是隊上最佳的救援投手,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刻,正是需要他救援的時刻。換上Qualls後,第一球就被Konerko擊出逆轉的滿貫全壘打,被白襪以6比4超前。

接下來又有兩個令人感到疑問的調度,在九局上半一人出局,1、2壘有人情況下,輪到今年面對右投手只有0.247/0.322/0.302表現的Ausmus ,Garner 沒有考慮換上左打的Mike Lamb或是Orlando Palmeiro,結果Ausmus擊出一壘方向軟弱滾地球,形成第二個出局數。下一棒啟用代打,捨棄了今年表現比較好的Lamb和Palmeiro,換上只有0.222/0.275/0.278的Vizcaino,這個調度讓Garner看起來像是個天才,因為Vizacino打出帶有兩分打點的一壘安打,雙方再次平手。
就當比賽來到九局下半,太空人把終結者Lidge調上場,這個調度讓筆者今晚所有對於Garner的疑問畫下句點,因為在6比6的平手比賽中,太空人已經把隊上最佳的後援投手給用盡。接著,Lidge被Podsednik擊出再見全壘打,白襪7比6贏得這場比賽。

以上是整篇文章的大意,看得出來作者對於Garner的調度有頗多質疑,而我受限於對MLB的認識不深,對於代打者的更換沒有評論的空間,或許從數據上來看9局換上Vizacino不是最好的人選,但是Garner本身就不是個看數據來帶兵的總教練,棒球不能也不應該完全以數據來評斷對錯,要不然賽前把兩隊數據整合起來加以比較直接裁定勝負不是更快?另一方面,也不應該從結果來評斷教練的調度,正確的調度有可能形成壞的結果,錯誤的調度也有可能幸運的帶來好的結果,這也就是棒球令人捉摸不定且有趣的地方。

星期一, 10月 17, 2005

悲情軟銀 連兩年太平洋聯盟挑戰賽出局

繼去年〈當時大榮鷹〉在太平洋聯盟挑戰賽被西武淘汰出局後,今年又一次奪得例行賽首位戰績卻無緣打進「日本一」冠軍賽。在第二輪五戰三勝制的比賽中,羅德前兩戰就已取得兩勝的絕對優勢,但是軟銀靠著在第三戰打爆羅德王牌救援投手小林雅英,以及第四戰Zuleta雙響砲包辦全隊3分打點的優異表現下,硬是將戰線延伸到了最終戰。比賽前半段,軟銀第二局靠著高飛犧牲打先馳得點,第三局再靠著松中信彥季後賽唯一的一支安打攻下第二分,羅德也在第六局靠著適時安打扳回一成。接著比賽來到關鍵的八局上半,去年救援王三瀨幸司被接連打出兩支安打後退場,軟銀最後一道防線馬原孝浩在無人出局1、2壘有人情況下先解決第四棒打者,但下棒打者里崎智也面對第一球就擊出深遠的二壘安打,一棒擊沉軟銀想要打進「日本一」的夢。

里崎智也的這支二壘安打,用「一棒擊沉」這個詞來形容是再適合不過了。以前七局比賽內容來看,雖然軟銀安打出現不多,但是適時的安打以及戰術上運用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,讓他們以四支安打就攻下寶貴的兩分。反觀羅德在擊出安打後,不是擊出雙殺打就是無法推進跑者,這也讓王貞治比賽前半段臉上充滿笑容並且不段激勵自己的子弟兵。直到這神來的一棒出現後,雖然軟銀在八九局都有攻佔得點圈的機會,但仍然無力回天,最終只能在自己的主場看著羅德拿下睽違31年後的太平洋聯盟總冠軍。

這個系列賽中,兩隊中心打線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。羅德隊此系列賽先發3、4、5棒平均打率0.286、12分打點,反觀軟銀中心打者打擊率都不到兩成,五場比賽只擊出5支安打,平均打率不到一成〈0.096〉、也僅打下5分打點,松中信彥更是依照去年「例行賽一條龍季後賽一條蟲」的模式,整個系列賽只擊出一支安打,完全看不出去年三冠王、今年雙冠王的氣勢。Zuleta在第四戰成為隊上的英雄,但是扣除當場雙響砲來看,其他四場13個打數也才擊出1支安打,這樣的水準也不符合「三亞王」所該有的表現。如此懸殊的差異,或許早已決定了比賽的勝負。

星期四, 10月 06, 2005

失誤礙事 王建民首場季後賽先發失利

原本有相當大的機會拿下亞洲投手在大聯盟季後賽的首勝,卻因為兩次關鍵的失誤給搞砸了。其中包括第六局A-Rod以及第七局王建民自己所發生的傳球失誤,這兩次失誤讓王建民多丟了三分非自責分。綜觀這場比賽,王建民主投6.2局,被擊出6支安打、一次三振、一次觸身球,唯一的一分自責分就是Rivera所擊出的陽春全壘打。雖然不幸吞下敗投,但從投球內容來看,王建民還是表現的相當夠水準,無論控球及球速都是上乘的演出。GO/AO比14/4,顯示他的伸卡球仍然收到相當好的壓制性,好壞球比58/27,也讓他整場比賽很少在球數落後的情況下與打者對決,除了沒有四壞球出現外,面對打者第一球的好球率也高的驚人,29個打席中,有18個打席第一球是好球(包含第一球就攻擊者))。尤其前五局只被擊出3支安打、好壞球比41/17,即使被擊出一支陽春全壘打,我仍然對於他能夠拿到勝投備感信心。
但是棒球比賽就是這麼的有趣,再多的數據也無法堆積成結果。第六局A-Rod的失誤先讓他掉了一份非自責分,接著第七局的亂流更是讓他結束了今天的投球工作。整體來說,今天的表現仍然可以用可圈可點來形容,被擊出的全壘打也並非離譜的失投,對於第一次面對季後賽強大壓力下,還能展現與平時一貫的成穩投球內容,實在相當不容易,若是洋基繼續挺進下一輪,王建民還是有相當大的機會奪下季後賽歷史性的一勝。